红杉学社 2024年12月25日 18:50
“ 2024年12月15日,红杉学社2024年会在伦敦大宪章岛成功举行。此次盛会汇聚了中英两地的商界与学术精英,共同回顾过去的成就,展望未来的合作与创新。 ”
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
红杉学社创始人镐鑫博士在活动中详细介绍了红杉学社自2020年至2024年的发展历程,分享了学社在学术交流、合作创新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他对2025年的发展做出了展望,强调红杉学社将继续搭建学术与产业之间的桥梁,助力更多年轻学者实现梦想。

致辞与祝贺
中科海外董事长、中华总商会常务副会长、红杉学社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陈渊峰先生为本次年会致辞,肯定了红杉学社近年来的努力与成就,鼓励学社成员继续开拓创新,保持学术与商业的紧密结合。

感谢渊峰董事长为本次年会抽奖提供的 iPad,Apple watch,耳机等丰厚礼品
重要时刻与互动交流
本次活动议程内容丰富、亮点纷呈。不仅有精彩的致辞与回顾环节,
还有学社新一届执委会成员和大家的见面会,
—————五位执委的介绍👇—————

在过去的十一年里,吴玥(文案负责人)一直居住在英国。在英国高等教育领域拥有超过十年的经验,她在院校招生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她担任伦敦商学院(LBS)的学生招生经理。 除了专业工作之外,吴玥还有八年的个人自媒体运营经验。
吴玥的学术背景包括在谢菲尔德大学获得翻译学硕士学位以及威斯敏斯特大学获得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使她在工作中具备了独特的专业知识。此外,她致力于成为中英文化大使,近年来一直在一些支持英国当地亚洲(中国)社区的非政府组织中担任志愿者。作为红杉学社的委员会成员,对她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使命感的事情。

王世坤 (技术负责人)常驻伦敦,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实验艺术工作室),获学士学位;随后在伦敦大学金匠学院攻读计算机艺术,获硕士学位。他是一名艺术家、策展人,现专注于跨学科艺术创作与研究。

大家好,我是陈依乔 (设计负责人),本科与研究生分别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现就读曼彻斯特大学免疫学专业。 日常负责红杉学社博士聊天室的宣发和客串主持,在本届执委中担任设计负责人。希望在视觉设计和创意美学方面更好地体现红杉学社的核心价值和形象理念。

冯正阳博士 (外联负责人)是Toshiba的高级研究工程师,拥有超过10年的学术与行业经验,专注于功率电子学、功率半导体和锂离子电池领域。她在跨职能协作、对外联络和项目管理方面表现出色,致力于促进产业与学术界的紧密合作,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创造显著影响。

卫尧 (社媒负责人)是英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政策研究机构的博士后研究员,专注于卫生体制改革、医疗财政支出等领域的数据科学与经济学研究。他的工作致力于通过数据驱动的方法,为优化卫生政策和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以及第一届理事会的正式成立。
—————第一届理事会成员👇—————

李会良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医学院细胞与分子神经科学教授、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生物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C组专家委员会核心成员、全英华人生命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及第28届会长、全英华人教授协会副主席。英国BBSRC、Alzheimer's Research UK、Newton Fund、British Council、UK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和Wellcome Trust 等基金会的支持下,从事神经胶质细胞、胆固醇代谢及肠-肝-脑轴在神经发育、神经可塑性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此外,他还担任Glia杂志编委、Frontier in Cellular Neuroscience的副编辑、Journal of Aging and Rehabilitation主编。

郑亚林教授是利物浦大学医疗健康人工智能教授,专注于人工智能与医疗的交叉研究,尤其在生物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方面有深入研究。他参与了超过2000万英镑的科研项目,担任多个项目负责人,与学术界、临床医生、公众及工业界合作,取得显著成果。他的AI研究推动了大学衍生企业AI-Sight Ltd的成立,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他发表了300余篇高水平论文,并担任多本期刊编委及国内外会议主席。

陈渊峰先生现任英国国际创新中心董事长、大宪章岛国际创新中心董事长,兼任英国中华总商会常务副主席及科技创新委员会会长,原北京漳州商会执行会长、秘书长、北京平和商会会长及日坤集团董事长。日坤集团业务领域广泛,涵盖电力、新能源、环保、房地产、教育、旅游及股权投资等,在北京、深圳及英国均设有子公司。

李剑秋 (Jason Li)现任 DC Advisory总监。他在并购、筹资、首次公开募股和企业发展方面拥有超过 10 年的经验。身为Asia Access 团队中的一员,李剑秋总监在该公司与中国方的交易往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侯瑞华教授是南安普顿大学医学部国际事务副院长兼生物精神病学教授,拥有医学资格并接受了精神科医生培训。在诺丁汉大学完成临床研究员项目后,她获得了精神药理学博士学位,并于2007年加入南安普顿大学。侯教授因在焦虑和情绪障碍中的神经炎症研究(MRC资助)享有国际声誉,同时开创性地将成像技术应用于蓝斑核研究(ARUK资助),推动了多项国际科研合作。她热衷于国际化事业,拥有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现为高等教育学院资深院士,并负责领导BM(IT)项目。

曾敬涵,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教授,兰卡斯特大学孔子学院英方院长。从事国际政治,传播和国别区域研究,当前重点关注一带一路和人工智能政策,出版中英文专著四本,近著包括《中国特色人工智能:国家战略,安全和治理,2022》和《口号政治,2020》,编著有《一带一路,一个故事?打造中欧共同的战略叙事,2021》。在S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欧盟,美国以及中国社科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研究成果曾被《Science》杂志报道,并就相关研究接受该杂志采访。从2021年起连续三年至今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与爱思唯尔数据库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名单。
作为国际问题和人工智能治理领域的专家为联合国,欧盟委员会,英国内阁办公室,英国外交部等机构提供政策咨询和建议,曾受邀出席英国议会听证会,参与多份政策报告。经常就国际问题接受英国BBC,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澳大利亚ABC,Sky News, 《卫报》,《经济学人》,《金融时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内外媒体采访。
此前曾在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英国皇家国防研究学院授课,学术生涯前曾就职于纽约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
————————————————————
此外,备受期待的博士生公开课大赛也将在活动中正式启动,
报名二维码👇
现场嘉宾积极交流互动。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晚宴上红杉学社的嘉宾们与在英华人商界精英共叙友情,共话合作,展望更加美好的未来。
历史与创新交汇
本次活动选址于象征法治与权利精神的大宪章岛,让与会者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感受到创新与合作的重要性。正如《大宪章》的精神需要人民共同维护一样,未来的科技创新与学术交流也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携手前行。
“ 这场盛会不仅见证了红杉学社的成长,更标志着英国学界,商界未来更多维度,更深层次的合作启程。大家共同期待,在新的征程上,中英合作与创新将再创辉煌。 ”

红杉学社简介
红杉学社诞生于2020年疫情风暴之中,最初源于一场面向迷茫中的留学生及其家人的答疑公开课。随着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学生和学者的加入,红杉学社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以中文为主的学术分享TED平台。
近年来,红杉学社的内容日益丰富,组织也稳步成长。如今,红杉学社依托雄厚的学术资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致力于推动人才交流,倡导学术创新,让知识的种子共同成长,蔚然成林。
— END —
阅读 678
修改于2024年12月25日
写留言
红杉学社
185写留言
镐鑫等2个朋友
写留言
留言
暂无留言
Comentários